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服务 >

他是朝鲜战场的传奇,牺牲后:成毛泽东唯一下令抢回遗体的志愿军

本文摘要:【文 | 狮子】1950年,毛岸英牺牲在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周恩来总理曾以陈诉的形式向毛泽东提出:应将义士的遗体运回海内埋葬。毛泽东看了陈诉后,只说了一句:“青山到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就这样,父亲把儿子永远留在了他战斗过,用鲜血浸染过的朝鲜大地上。 邓仕均,也成了唯一一个毛主席下令一定要找回遗体的志愿军,这不仅仅是因为伟人的爱军之情,更是源于这位传奇的英雄人物,给他留下过很是深刻的印象。

BOB手机网页版

【文 | 狮子】1950年,毛岸英牺牲在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周恩来总理曾以陈诉的形式向毛泽东提出:应将义士的遗体运回海内埋葬。毛泽东看了陈诉后,只说了一句:“青山到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就这样,父亲把儿子永远留在了他战斗过,用鲜血浸染过的朝鲜大地上。

邓仕均,也成了唯一一个毛主席下令一定要找回遗体的志愿军,这不仅仅是因为伟人的爱军之情,更是源于这位传奇的英雄人物,给他留下过很是深刻的印象。邓仕均四川省苍溪县是一块充满红色的土地,抗战时期,它曾是红四方面军的长征出发地,当年仅有28万人口的苍溪,竟有3万多优秀后代到场红军,6000多英烈浩气长存,孕育出了6位中央委员和18位共和国的将军。

邓仕均,就出生在这里,也是在这里到场了红军。在枪林弹雨中,一路走来,他到场了腊子口、山城堡、平型关、守卫北平等100多次战斗,12次负伤9次立功,被晋察冀边区授予“特等战斗英雄”称呼的元勋。然而,朝鲜战争发作后,这位率军入朝作战的英雄,却再也没有回到祖国,他成为了志愿军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阵亡的20名团长之一。

那时,因为立下的赫赫战功,上级已准备提他任一八九师的副师长,惋惜他没有等到那一天。晋察冀画报 邓仕均与女英雄戎冠秀合影2015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大阅兵中,徒步走过天安门广场的抗战英模方阵极其引人注目,其中有一面“血战磨河滩钢铁连”的英雄连队旌旗,高高飘扬在第十方队。这支连队另有另外一个称呼“老五团”。

抗战时期,老五团曾到场过闻名中外的平型关大战、百团大战等,当地老黎民还编了个歌谣:“北有老三团,南有老五团,杀敌显威力,鬼子胆心寒。”邓仕均所在的,就是这支有着庆幸历史的队伍,1950年已升任团长的他,接到入朝作战的下令,全团统一换上了苏式武器后,经由一个多月的训练奔赴了朝鲜前线。

1951年2月队伍悄悄渡过了鸭绿江,63军军长傅崇碧下令189师长蔡长元,团长邓仕均坐卡车到前边勘探地形,随时准备战斗。志愿军过鸭绿江那时除了军长坐小车外,每个师一辆大卡车,其时美军的飞机整天在空中盘旋,发现志愿军目的就一顿狂轰滥炸,加上朝鲜山多路窄,邓仕均乘坐的卡车突然遭遇一个死弯,汽车兵反映不及一下子坠下了山沟,车上的人就地牺牲两个。邓仕均和警卫员陈明月都身负重伤,无奈只能留在后方疗养,说是疗养,可那时条件艰辛,他们只能在大山里躲敌人的飞机,饿了吃几口干炒面,渴了喝几口雪水。

因为心中惦念着队伍,频频要求返回队伍都因为伤病被阻止了。1951年5月,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打响后,邓仕均听说559团没有此外团打得好,整小我私家心急如焚,那时上级已准备升他为189师的副师长了,他担忧入师以后参战的时机变少了,这次一定要打出个好结果。掉臂伤情的他最终返回了队伍,连忙接到下令要掩护主力队伍退却,完成迂回穿插作战任务,全团在渡过洪川江时遭到美军约莫一个团的进攻。

BOB手机网页版

朝鲜战场 被俘虏的敌军在洪川江北岸,邓仕均领导全团击退了敌人团营规模的六次进攻,扑灭敌人200多名,接到师部下令后,全团分批撤出阵地。然而就在第二天晚上邓仕均领导二营首批退却时,不幸发生了。邓仕均的儿子邓其美多年后找到了邓仕均的警卫员——已经80多岁的陈明月老人,才得知了自己父亲牺牲的经由。

原来,就在他们通过一个狭路口时遭到了美军炮火的阻击,其中一发炮弹击中了邓团长,他大呼着“明月,明月,我挂花了!”看到团长的大腿鲜血直流后,陈明月正要给他包扎,正在这时敌人又一阵炮弹袭来,其中一发落地爆炸飞起来的弹片猛的击中邓仕均头部,他就地牺牲。那时这个快要当副师长的英雄,才仅仅35岁。邓仕均陈明月十分悲痛,他赶快去找人找担架遇到了从前线撤回的刘波政委,小声地和他说了一句:“701牺牲了”。701,是邓仕均团长的代号。

政委心情十分极重,连忙下令他们抬回邓仕均的遗体,如果条件不允许就地掩埋,必须做好记号。等陈明月他们返回邓团长牺牲的地方时,向当地老黎民借了一块门板,轮流抬着邓团长准备渡过洪川江,可是江水太急,抬着遗体太过难题,于是决议就地掩埋团长遗体。

陈明月在旁边的小树上削了一块树皮作为记号。第二天师长徐信知道后,他很是严肃的下令警卫员陈明月背过身去,陈明月以为是要将他枪毙,因为警卫员的职责就是掩护好首长,但他失职了。

可是师长看到他背着的邓团长的望远镜, 两个镜头都被炸没了,心里明确了邓团长牺牲时陈明月就在他身边,只是幸运地活了下来。189师师长蔡长元、187师师长徐信、188师师长张英辉、63军首任军长师长随即下达了下令:“一定要把邓仕军的遗体抢回来,抢不回来要你们的脑壳!”又问他:“给你200人够不够!”陈明月回覆:“人不能太多,30个就够了,人多了容易袒露目的”。晚上10点多,他们爬过一座山坡到达了掩埋邓仕均遗体的位置,可是放眼一看:随处都是敌人的坦克,所有大灯都亮着,基础没法下手。

BOB手机网页版

他们频频想靠近掩埋处都没有乐成,面临这种情况只能用步话机向师长陈诉情况,师长让他们原地待命,30多位战士整整等了两个小时,师长传来消息让他们撤回去吧。等他们宁静返回时才知道徐信师长和傅崇碧军长都是亲自指挥这次行动,他们一整夜地站在洪川江边等着战士们把邓团长遗体抢回来。

很惋惜的是,邓仕均的遗体就此永远长眠在了朝鲜战场上。左一 邓仕均师长徐信这才告诉他:抢回邓仕均遗体的下令,是毛主席直接下达的,让他们撤回来也是请示了毛主席的同意。远在北京筹划国务的毛主席,为何会直接下令在朝鲜战火中一定要抢回邓团长的遗体呢?其实早在7年,毛泽东就认识了邓仕均。

1944年2月,晋察冀边区第一届群英会在河北省阜平县召开。曾经救过邓仕均一命的妇女救援会会长戎冠秀老人由于努力拥军获 “北岳区拥军模范”称呼,邓仕均也因战斗勇猛,获得“晋察冀边区子弟兵战斗英雄”称呼。其时两人的合影被拍了下来,聂荣臻将军看到二人的合照后,为其做了“辉煌永存”的题词。而毛主席也知道了战斗英雄邓仕均的英雄事迹,更是记着了他的名字。

邓仕均与戎冠秀合影厥后敌军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第一目的就是革命圣地延安,为了破坏敌人的阴谋,毛泽东决议从各军区抽兵前往延安。这其中就包罗邓仕均所在的五团。毛泽东知道邓仕均到了延安后,马上把他叫到了窑洞内一直和邓仕均谈话,一直谈到了深夜,出于对这位战士的喜爱,毛泽东让他在自己的窑洞内住了一晚。

可以说,毛主席直接下令抢回邓团长的遗体,不仅因为自己的爱军之情,更是这位到场过100多次战斗的特等战斗英雄,给他留下了难以忘记的印象。他看好他的战绩,更看好即将当副师长甚至师长的他,有一天能从朝鲜战场回来……青山到处,赤子忱忱,多年来邓仕均的儿子邓其平,时时刻刻都在盼愿英雄回归故乡的那一天,他曾经说过:“我和妹妹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到并接回父亲的遗骨,让他的忠魂永远安息在苍山溪水,那一天,我们兄妹会告诉他:爸爸,回家了,爸爸我们回家了……”我是@河东狮子,谢谢关注。


本文关键词:他是,朝鲜,战场,的,传奇,牺牲,后,成,毛泽东,BOB手机网页版

本文来源:BOB手机网页版-www.haiyijielun.com